1这里
第(2/2)节
明存校正了人生方向,当主任这么多年来,虽没带领着乡亲们发家致富,但确实是有了大的改观,日子一天一天的好过起来,也真的给乡亲们办了几件实事。李明存这个村官可不是好当的,原因是有一个特殊性。用乡亲们的话说,“墨城庵里李主任,大小官衔一箩筐”。啥意思呢?别看村小,这村委建设一应俱全。村里人口少,外面又没有人愿意到这穷山沟沟里来,经过镇党委研究决定,就把全村的所有工作的重任压在了李明存的肩上。村里的大大小小官职都由李明存自己担着,村主任兼职村长,什么妇女主任啦、民兵连长了都是他一人的,就连村里的电工也得他来干。
就为这事还特意送他到市里去学了两个月,还取得了一个劳动局颁发的初级电工证书。村里的大小事,家务事全是他的。别看官帽不少,工资却少得可怜。就像镇上的书记当年说的那样,明存啊,你看村里的事务也少,现在财政又紧张。你就给国家节省一些吧,我们也不为难你,给你开一个半人的工资,就委屈你了。那个年代里,谁还敢乱要求啥呢,上级领导说啥就是啥,执行就行了。不过碰上财政困难时,压上个两年三年的也是常有的事,市里有时连教师的工资都拖欠,也就不奇怪了。就为李明存当村官的事,王春兰没少跟他吵过,干了那么多职务才领那么几个钱,还不如人家在外面打工一年挣回来的钱多,问题是还拿不到手,这不是要人命吗?家里的油盐酱醋那个不需要钱啊,孩子上学动不动就回来要钱,家里周转不开时,急得王春兰就东借西凑先让儿子拿着钱高兴的去上学。王春兰鼓动老伴辞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李明存的村委会没了经费时,总是死皮赖脸的回来“借”钱。长此以往,王春兰就不干了,老是埋怨道,工资一分拿不回来不说,一年还从家里往外贴很多钱。而李明存总是郑重其事的说,“我是一名党员,组织上信任我把整个村交给我,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墨城庵带好,否则我上对不起党和国家,下对不起全村的乡亲们。你就看看眼前这几年吧,虽然我没带领着全村人脱贫致富,但也确实干了些实事吧!”这话不假,王春兰也明白。自从丈夫接过公公手里的村主任之后,电灯进了村,有的家里也通了电话,有线电视也接入了每家每户,如今这自来水也引进了山,这是李明存的功劳确实不假。王春兰每次一提让他辞官的事,李明存总是拿这些理由来搪塞。弄得王春兰也没有话说。是啊!都拿自己的行为跟党和国家来比了,她再出面制止岂不是拖丈夫的后腿吗?李明存走出了自家的第三个门楼后,站在门前望着汓汓流淌的神仙河凝视了一会,他在盘算着这南北两岸的自来水怎么连接起来。
是架空?铺河底?还是另想别的法子?跟李明存同住在神仙河北岸的只有四户人家,全都是李姓。除了闲置的两三幢空房外,都是李明存的西邻居。先说紧挨着的那家,户主叫李德福,六十来岁,身体康健。跟老伴有几分田地,老俩口自己还种了点菜园。大女儿在市里,二女儿和小女儿都在韩国打工数年,听说小日子过得都还挺滋润。前两年还超前的给俩位老人装上了电话,每月向家里挂几个越洋电话说说话,每次回来总会留给他们一些足够用的钱。怪不得村里人见到李德福,就不断的夸赞他有三个好闺女,说比养儿子的还要好,你李老头就光享清福喽。
李德福总是笑眯眯,不管是农闲还是农忙,他只要没事就拎着那个褪了原色的牛皮马扎子,到村委会门前的樱树底下。冲上壶上好的碧螺春,碰上谁就热情地喊过来喝上两碗。农闲时招呼几个老头下下棋打打扑克,人家忙的时候李德福也不会忙的,他又没有地种又会忙什么呢?泡壶茶,倒是给村里忙着庄稼地的过路村民提供了茶水,其实这更是他的一份热心。李德福能坐在大队部门前喝水,还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他手里有一把村委会招待屋里的钥匙。
是这么回事,李明存在不忙的情况下,就给在门口乘凉的老人们烧上开水泡壶茶,几乎每天都会完成这烧水的必修课,而李德福也会把门前的硬地场给打扫的一尘不染。
第(2/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