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云龙龙吟(第三十七集)
第(12/36)节
一派风平浪静,外面看不到半个人影,单靠设在地下的暗道就足够了。暗道虽然是捷径,但可以想象,此时里面必定是人来人往,不断将外界的消息汇集过来,再将宫中的命令分发出去,想借助暗道潜入宫中,绝非易事。
“其他几条呢?”
“另外两条甬道分别通往北苑和太仓,这三条是平时常用的,各宫之间的消息传递,人员往来,也大都由此经行。”单超道:“两条暗道一条通往东北的角楼,另一条的出口奴才也不知晓,这两条极少启用,平日由太后的心腹看管。”
程宗扬心下反复权衡,连接各宫的主暗道固然人多眼杂,其他几条也不见得安全。尤其眼下城中激战正酣,宫中戒备远超平日,只怕刚踏进暗道,就被人发现,到时想脱身可就难了。暗道用不成,只能设法硬闯。
正思量间,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喧闹,“抓住了!抓住了!”
“拿铁枷来!”
“锁住!快锁住!”
不多时,宫门处亮起一行灯火,十几名内侍押着两名人犯,往永安宫行来。
一名内侍提着灯笼,弓着腰在前领路,一边侧着身,满脸谄媚地尖声道:“幸亏邓公公出手,才没让这帮贼子溜走。说来也是这帮贼子瞎了眼,竟然一头撞到邓公公手里——这可不是自寻死路么?”
提灯的内侍马屁滚滚,拍得为首那名太监十分受用,不时发出几声得意的尖笑。
灯笼晃动着,照出两名人犯的形貌。前面一人披头散发,满脸是血,两只眼睛肿得跟包子一样,不似人形。他带着一面黑沉沉的铁枷,被两名内侍架着,一边蹒跚前行,一边不断咳血,要不是他满脸的虬髯有点眼熟,程宗扬还真认不出来这个被揍成血葫芦一样的大汉,居然会是赵充国。
程宗扬心不由揪了起来,赵充国有多猛自己可是见过的,作为汉国数一数二的猛将,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徒,竟然被一帮太监揍成这样?北宫这帮太监得有多猛?莫非蔡爷说得是真的,汉国最能打的都在宫里?可自己刚纔碰见那一拨,也没多强啊。难道是永安宫的太监特别猛?
赵充国已经被擒,卢五哥呢?程宗扬提心吊胆地往后看去,却见后面那人脸色发灰,一双眼睛跟死鱼一样,都已经翻白了。他同样被两名内侍架住胳膊,两脚拖在地上,在雪里拖出老长的印迹。只是那张面孔,自己从未见过,压根就是个陌生人。
程宗扬怔了片刻,猛的转头往前看去。
那名提灯的太监兀自满口拍着马屁,他一张脸白惨惨的,不知道涂了多少脂粉,嘴巴倒是抹得通红,这会儿一开一合,谀辞滚滚,满脸堆笑,卖力地阿谀奉承,不时掩口作态,从眼神到举止,都透出太监特有的阴微。如果不是那根挑灯的竹杖自己认得,程宗扬怎么都不敢相信,这个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散发着死太监气味的马屁精,居然会是卢五哥装扮的。
程宗扬一颗心落到肚里,打起精神盯着卢五哥的一举一动。
一行人到了台陛前,上面有人尖声喝道:“什么人?”
那名邓公公小跑着上前,邀功道:“小的抓到两名奸细!”
殿中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往向上禀报。片刻后一个女声响起,“哪里来的奸细?”
“是逆贼刘建的手下,欲图入宫行刺太后!”那位邓公公道:“幸亏太后洪福齐天,小的巡查时发现端倪,当机立断,拿下这两名贼子。”
那女子不耐烦地说道:“何必禀报?立即处死便是。”
程宗扬刚放下的心又揪了起来,这剧本不对啊。连问都不问,直接处死?这戏不是白演了吗?
提灯的内侍悄悄提醒一句,那名邓公公连忙道:“禀夫人,这两个逆贼方纔交待,不仅还有几名刺客潜入宫中,而且宫里有他们的内应!这里头有一个就是宫里当值的!”
殿门吱哑一声打开,一个女子领着几名内侍走了出来。那女子年过四旬,相貌平凡,正是太后的贴身女官胡夫人。
邓公公刚要带人上去,就被胡夫人身边的内侍喝止,“不许踏上台阶!”
邓公公连声应是,押着两名人犯在台阶前跪下。
胡夫人走下台阶,先看了邓公公一眼。然后往人犯看去。
赵充国脸肿得跟猪头一样,胡须上的鲜血已经结成冰,神情萎靡,看起来就像一个粗鄙的武夫。胡夫人一眼扫过,目光落在那名被擒的内侍身上,眼神中多了几分讥诮的意味,“原来是你。”
那名内侍脸色愈发灰暗,此时出的气多,进的气少,眼看要不行了。
胡夫人唤道:“义姁!”
义姁闻声出来。胡夫人道:“给他续命片刻,我有话问他。”
义姁翻开那名内侍的眼皮,看了看他的瞳孔,然后捻出几根银针,依次刺入那人的人中、凤池、印堂、百会。
那内侍已经涣散的目光微微亮了一些,认出面前的胡夫人。
胡夫人寒声道:“尹赏!你身为宫中黄门
第(12/3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