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江湖血泪录】(4)
第(3/11)节
去。
金国使者一走,岳飞一脸严肃,他坐回帅位,立即调兵遣将。营中诸将面面相觑,却是不明所以。岳飞见众将不解,说道:“此乃金兀术缓兵之计。自来兵不厌诈,他若想与我交战,何须约下决战日期?”
顿了顿,又道,“兀术颍昌军兵力不足,又被我军牵制,他自不敢轻举妄动前来挑战,势必从开封调回休整的主力部队,全线出击。而我现驻郾城军只有背嵬军,他既探明我在此处,必来交战。当务之急,乃是急调军中精锐长胜军,早作布防,加强侦察,将计就计,待机出击。”钟承先在帐前见岳飞洞察秋毫,临危不乱,从容调度,甚是佩服-邵铭雄出身武林世家,早闻钟承先大名,今日始得认识他,又见识了他的神功,心中大是佩服,便有意与他结纳。
当晚,他在府中设宴款待钟承先及众将,岳飞也应邀出席。众人说起日间之事,一谈起夏金杰的狼狈模样,都禁不住哈哈大笑,岳飞对钟承先说:“今天全赖钟兄弟显威,我军面子方得保全。钟兄弟神功盖世,今日我等真是大开眼界,想那夏金杰不自量力,狂妄自大,焉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不久,众人略有酒意,此时,有人起哄:“邵兄弟,素闻嫂夫人超凡脱俗,艳名动天下,何不请出来让大伙瞧瞧?”众人不住叫好。邵铭雄已有几分酒意,见众人起哄,又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不忍拂众人之意,便道:“那好,我前去叫内人前来。”他摇摇晃晃,迳往后院而去。
不稍一会,在邵铭雄的牵扶下,凤清清款款而来。但见她约莫二十七八岁年纪,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肤白如雪,意态圣洁,清眼高华,面容秀美绝俗。
众人心中不禁暗赞:果是超凡脱俗一美人!
凤清清见到众将眼光定定,立时红晕上脸,不胜娇羞。她在丈夫的引领下,轮流着给众将敬酒。到了岳飞和钟承先跟前,她丹唇轻启,嫣然一笑,这一笑真个是人比花娇:“江湖盛传『统兵须学岳鹏举,嫁夫当嫁钟承先』,今日一见,两位将军英雄了得。奴家三生有幸,得睹英雄真面目。”她美眸流转,眼里满是敬意,忍不住多敬了几杯。
酒过三巡,凤清清见夜色渐深,便先行离开。众将目送她离去的身影,不住地调侃起邵铭雄来,他也不以为忤,见到众人艳羡的神情,甚为自己拥有这样的娇妻而骄傲。
夜已深,众将陆续离去。邵铭雄独留岳飞、杨再兴和钟承先继续在大院亭中小酌。此时,天空下起了一阵大雨。四人雨中即景,边饮酒边纵论天下大事,竟是十分投机。
说起此次进军郾城,岳飞心中愤懑,前段时间司农少卿李若虚口传密旨,要他“兵不可轻动,宜班师”。在他的据理力争下,才使李若虚大为感动,甘冒抗旨之罪,毅然支持他北伐。当前正是抗金的大好良机,岂可轻言放弃?
一想起此事,岳飞就觉心中郁郁,也不知朝廷是怎么想的?在金军节节败退的大好形势下,却叫他班师!他一仰头,把杯中之物尽咽而下,双手轻拍栏杆,缓慢但却激越地唱起了一曲《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三人见岳飞神情悲愤,耳闻他激越之声,竟都不由得心头沉重起来。
************七月的郾城,不时有隆隆的雷声,这是山雨欲来的象征,大战在即的前兆。
初八清晨,岳飞得探子来报,完颜宗弼指挥经过一个半月休整的主力部队以及增派的盖天大王完颜宗贤等率领的军队,陆续倾巢出动,直扑郾城。其前锋一万五千名精锐骑兵“拐子马”正抄取径路,自北压来。
此时岳飞手下只有亲卫军背嵬军和少量长胜军、游奕军近万人,主力部队尚未及时到位。要挫金军锐气,必须先打掉金军前锋“拐子马”。
岳飞胸有成竹,早有破敌之策,他亲率大军,在郾城北十多公里处山坡上待敌,钟承先随军护扈。
午后,便听马蹄声隆隆,正是完颜宗弼亲率精锐“拐子马”到了。大战一触即发。见金军军容齐整,漫山遍野,岳飞叫过儿子岳云,严厉地对他说:“今日之战,必先挫敌锐气。你须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我必先斩汝!”
他吩咐军士每人持麻扎刀、提刀和大斧三样东西,入阵之后即与敌人手拽厮劈,上砍敌人,下砍马足。这种打法,是他从顺昌大战中刘锜取胜“拐子马”得到的启发(但刘锜是集中五千精锐兵马打掉三百“拐子马”)。
岳云得令,立即率领四千名背嵬军向金军猛冲而去,他挥动双锤(据史书记载,岳云的兵器是一对八十宋斤即约相当于当今百市斤重的铁锥枪,但由于他用双锤形象流传已久,深入人心,在此不改),所向披靡。背嵬军以步军为主,平时训练有素,武艺精熟,骁勇善斗,不稍一会,便在
第(3/1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