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与黄衫女续(三)】
第(7/11)节
人宰割。
杨月英也不惊慌,左手一扬,一道白练飞出,却正是古墓派独门兵刃金铃索带,自下而上,直向哈克的戒刀撩去,只听「噗」的一声钝响,索带已缠上了哈克的钢刀。这索带乃绸缎所制,硬碰哈克这柄宝刀利刃,本来必断无疑,然而哈克这一刀劈下,却如同砍中了败草烂泥一般,软绵绵地使不上劲。杨月英手腕一拨,一股巧劲自索带上传了过去,一拉一扯之间,哈克钢刀脱手,插入地下,胜败已分。
杨月英轻挥衣袖,金铃索带便如同活了一般,自动松开钢刀递还给哈克,哈克红着脸调息片刻,心有不甘地行了一礼,谢过杨月英的还刃之恩,便即退下。
那红袍老僧眼睛半闭半睁,似乎对哈克的败北早有预料,淡淡地说道:「平可夫,该你上了,让这些中土高手见识一下你们北地的绝学」,接着对场上的杨月英说道:「杨女侠,这位劣徒乃是罗刹国第一勇士,本领非凡,不知能在杨女侠手下过上几招?」
那名叫平可夫的的罗刹巨汉手持铁杵,一跃上前,冷哼一声,便待决斗。杨月英见此人身躯魁梧,筋肉发达,呼吸之声却是极轻极浅,料想是位内功外功均臻化境的大高手,便不敢因其乃番邦蛮夷而轻视于他,信手擦了擦头上的些许汗水,向那平可夫一敛衽,道:「请」
一旁的张无忌也看出此人非同小可,这巨汉平可夫的体格和外形与义父谢逊倒颇有有几分相似,只是义父虽然悍勇魁梧,但毕竟受汉家文明浸润,身上也有几分知书达理之文气;而这金发白肤的巨汉外貌比谢逊丑陋的多,甚至有些谢顶,但其浑身上下透露出一股逼人的戾气,犹如未得驯服的野兽一般,令人忍不住心生厌恶。
这平可夫虽是个粗鄙无文的蛮勇之辈,平生最是瞧不起女人,只是他刚才看了师弟和此女交手,知道这个女人非常厉害,倒也不敢懈怠,一出手便使出全力。但见他将手中的大铁杵横挥直击,化作万千棍影将杨月英团团围住,这铁杵虽长虽重,在这巨汉的手中却宛若无物,其挥舞之迅,竟比适才哈克的刀法还要快上三分,铁杵挥动之间隐隐发出风雷之声,宛若极北大地冬日里刮来的凌冽寒风,誓要将所经之处的一切生灵全部吞噬。
这平可夫乃是极北极西的罗刹国人士,其祖辈也是当地贵族,素以勇悍著称,数十年前其故国为蒙古西征大军所灭,家族成员大多战死,幸存成员被迫辗转流浪,他便也跟着父辈在北地到处迁徙。他所使的刚猛棍术名为屠熊术,乃是罗刹之人搏杀熊罴猛兽所演化出的功夫,招式不甚精妙雅观,却刚猛之极,能将罗刹人身高力壮之长处发挥到极致,最受罗刹国壮年男子青睐。
平可夫虽是家族此代唯一幸存之人,却也是家族历代不世出的顶级高手,不仅将家传棒术和硬功练到绝顶,更是因体质特异,由外而内,练就了一身中土武林高手才有的深厚内力,其功夫之强,已经远超罗刹武术所能达到之境地。他厌倦了祖辈的流浪生活,听闻东方富庶,便一路向东而来,仗着武功超群,靠抢劫商队和屠杀野兽维持生计,所到之处无人能挡,令他愈加凶暴骄狂。到达西域之后,巧遇当时下山的红袍番僧,被对方以更胜一筹的神妙武功制服,令他大开眼界。这平可夫虽然粗野蛮横,却也最敬强者,便连比带划地表明愿做对方的侍从,学习老僧的神术,这老僧见他骨骼精奇,是个可造之材,便收他为记名弟子,教授他武功和汉藏语言。眼下他所使的屠熊术,也是经过这老僧点拨,增加了密宗杵法诸多厉害后招,威力更胜从前。
杨月英见对手来势凶猛,也不敢轻视,蹂身而上,使出古墓派的玉女剑法,直向平可夫刺去。这玉女剑法轻灵机巧,丰神脱俗,如同春燕飞舞在檐下柳间,由杨月英这天仙之姿的武学高人使出,端的是曼妙无方。平可夫的屠熊术纯是刚猛招式,杨月英的玉女剑法却走阴柔一路,这一阴一阳,一刚一柔,交相辉映,仪态万千,确是武林中难得一见的盛景。平可夫的招式势大力沉,一浪高过一浪,拼命向杨月英攻去;杨月英则是回转如意,高低左右游走不断,不与平可夫正面交锋。从场面上来看,倒是平可夫占着上风。
张无忌对天下武学无所不窥,中土武林中的阳刚棍法,杖法也所见甚多,却从未见过如此刚猛爆裂的招数,便是义父那等硬汉也不免逊色一筹,不由对这几位来人更生敬意,不由低声赞道:「无忌曾听闻那罗刹人乃是战斗民族,其人各个骁勇善战,果然名不虚传。这位平大师棍法高超,便是我中华武林之中,能胜得了他的只怕也没几个。」
一旁的赵敏忍不住讥讽道:「什么战斗民族,还不是被我们蒙古人像砍瓜切菜一样打得身死国灭,现在还在当我们蒙古人的奴隶,这个傻大个也好不到哪去,马上就要被杨姐姐收拾掉……」说到这里,她忽然发觉自己此言不当,毕竟汉人也被蒙古人奴役了近百年,自己岂不是令身为汉家男儿的无忌哥哥难堪?她担心地看着无忌哥哥,发现他神态如常,没有丝毫不快,这才心安。
在场上搏斗的平可夫却是越打越气,他一生用这铁杵砸碎无
第(7/11)节